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郭巷:5300多年前已留下先民脚印
作者:施晓平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点击数 231  更新时间:2013-7-29 11:20:12  文章录入:zhuning

考古挖掘表明,最迟53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郭巷这块锦绣之地生活、繁衍。漫长的岁月里,先民们一路走来,在这里修建园林宅第、道路桥梁、寺庙祠宇,谱写着灿烂的文化与辉煌的历史。今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探寻那些古老的踪迹,聆听岁月的回响。

百年之前“环保桥”——泰安桥

郭新河上古遗址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郭巷公社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在中部地区开挖了一条全长4.63公里的南北向主干河道,取名郭新河。开挖中,大批埋藏地下数千年的文化遗物重见天日,证明这里原先是一个古人类文化遗址。后来这一遗址被命名为“郭新河遗址”。

1987年,文物部门通过对遗址的全面复查,发现郭新河两岸暴露的文化层堆积厚度超过1.5米,采集到石器、陶器200余件、片,其中石器有斧、凿,陶器有鼎、壶、罐、钵及原始瓷器盖、碗等。根据陶器的质地、纹饰、器形,文物部门认为,该遗址文化层堆积的时代最早可追溯到5300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1997年7月28日,郭新河遗址被列为吴县市文物保护单位(吴县撤县设区后转为苏州市文保单位)。 1999年10月,配合苏嘉杭高速公路的建设,苏州博物馆、吴县文管会联合对这里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通过一个月的努力,考古人员确认郭新河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400米,总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遗址南部600平方米范围的发掘证实,这里最早确实是崧泽文化遗址。

其实,郭新河遗址,只是郭巷境内的古人类文化遗址之一。早在1956年南京博物院开展考古调查时,就在郭新河遗址西面发现了尹山桥黄泥山遗址。此外,郭巷境内还曾有众多土山、土墩。从已经发掘的情况看,我市的土墩都可能是文化遗址或墓葬,反映了先民对湿地环境择高而居(葬)的理念。可惜郭巷的这些土山、土墩大多没有发掘,后被陆续夷平。据说,上世纪90年代,曾有土方老板在尹山村一座土山中挖到了良渚时期的玉器。

崇福教寺崇福地

在郭巷众多的土山、土墩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尹山。

历史上的“尹山”既是乡名、村镇名,又是土山名。作为土山的尹山原先高约15米,形似覆盖在地上的笠帽,相传周朝大夫尹吉甫曾隐居在这里,故名(也有称因南宋大儒尹和靖在此读书而得名)。有人认为,这里可能是某位吴王的墓葬所在地,因为《越绝书卷第二·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载:“蛇门外大丘,吴王不审名(即不知道名字)冢也,去县十五里”,尹山正在蛇门外15里。

历史上,尹山土山上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叫崇福教寺,简称崇福寺,俗称尹山寺。这座土山也因此又被称为大寺山。

根据民国《吴县志》等地方志记载,崇福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即公元503年,由僧人左律兴建。到元朝丙申年(1356年),崇福寺被毁。明朝初期,圣僧永隆运巨木重建,并留下了“来木池”等旧迹。天启四年(1624年)刮大风,年久失修的寺院坍塌(一作崇祯年间坍塌)。到清朝康熙壬戌(1682年),当地人顾士祯发起重建。当时发动三藩之乱的吴三桂(1612年-1678年)刚死不久,他女儿、女婿王永宁所住的拙政园(局部)被抄没,里面的部分建筑被拆建到崇福寺里。

到咸丰十年(1860年),崇福寺毁于战火。同治十三年(1874年),僧人重新建造了三间简易的房子供奉香火。

《郭巷镇志》称,崇福寺曾占地50余亩,外围有河道环绕。寺前有两个放生池,面积1亩多,四周置石栏杆,上跨2座武康石拱形小桥。寺后的土山上种植松树数百株,山巅有座方形石亭,后山离地2米处有一座朝北的假山叠洞。1930年,这里有屋舍8间,到上世纪60年代,所剩残屋被全部拆除,土山也因烧窑制砖被基本挖尽。

江苏最高石拱桥

郭巷多水,古往今来建有大批桥梁。在众多古桥中,名气最响的当数古尹山桥,按高度算,这是江苏可考的最高石拱桥。 这座桥东西走向,巍然屹立在尹山西面的京杭大运河上,始建时间无考。史料记载,元末张士诚和朱元璋的军队在尹山桥交过战,可见该桥最晚元朝时已有。

明朝永乐年间,规模巨大的尹山桥坍废。有司担心重建费用昂贵,只在河面上架木头供人们过往,十分危险。到40多年后的天顺六年(1462年),这座桥才经官员倡导、带头捐款而重建。松江文人钱溥在《重建尹山桥记》里说,重建的尹山桥“长凡二十二丈三尺,高四丈二尺,而广视其高三分之一,以石计四千五百五十,以工计四千九百有奇,坚致宏壮,视昔有加”。

到清朝道光年间,尹山桥遭遇洪水冲刷和浸泡,出现了隐患,于是进行了重修。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尹山桥遭战火破坏,同治九年(1870年)里人再度重修。解放后的测量表明,这座桥长72米,宽4.7米,高14米,比著名的吴门桥还高4米左右,比吴江三里桥高2米。

尹山桥桥身南北两侧均有桥联,为苏城某翰林所书。这些桥联,对桥的地理位置和优美造型作了生动贴切的描述。其中南联内容是:远道望松陵,一桁山光分旭彩;回波通笠泽,连樯云影压春潮。北联内容是:明镜翦双流,十里津梁萦宝带;长虹规半月,万家烟树溯金阊。

1981年秋,尹山桥因年久失修,妨碍航道安全而被拆除,桥石编号后放置在宝带桥北堍,准备在那里重建,但因看管跟不上,结果逐年散失。剩余的部分桥石后来被用在了宝带桥的维修上。此外,郭巷境内还有夹浦桥(花岗石单孔拱桥、1949年4月国民党军队撤退时被炸毁)、瓜泾桥(花岗石五孔拱桥、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废)、尹山双桥(广连桥、环秀桥,均为武康石单孔拱桥,比周庄双桥、甪直双桥更雄伟,前者20世纪50年代坍塌后改平桥,后者20世纪60年代初废)等知名桥梁。

练氏义塾义当头

郭巷地区文化发达。史料记载,早在2400多年前,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就来到苏州城南,在尹山一带讲学,成为最早在苏州传播儒家文化的人。

到明朝初期,又有练氏兄弟练埙(字声伯,后更名则成)、练篪在尹山土山顶上设立义塾。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宋濂在《长洲练氏义塾记》中,详细介绍了该义塾的相关情况。大体意思是,洪武八年(1375年),皇上(朱元璋)下诏,要各郡县闾里都兴办书塾、聘请老师,并要求地方官经常监督,于是全国连穷乡僻壤都兴办了学校。当时属长洲县的尹山,居民繁多,喜欢追逐利益(经商),很长时间不知道接受教育。洪武十一年,当地大族练埙跟弟弟练篪商量,说他们的父亲就曾有兴办学校的志向,可惜没能实现,现在皇上都下诏了,怎么可以再无动于衷呢?于是他们平整土地,在尹山上建造了三间堂屋作为讲习的地方;旁边还兴建了宿舍、厨房、厕所;聘请高平(今属山西)的读书人范焕为师,让尹山一带人家的子弟在这里读书。练家还拿出了三十亩地(靠收取租米)作为办学经费的来源,真可谓“义”字当头。

根据民国《吴县志》,这个义塾其实叫“澹台书院”。书院后来几经兴废,最后可能毁于太平天国战争,如今已难觅踪影。

私家园林今何在 私家园林是苏州的重要名片。郭巷境内历史上也兴建过不少私家园林,其中可考的就有四五处。

最早的是尹山的何仔园亭,大约兴建于南宋初期,里面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其中牡丹有许多珍品。南宋左丞相、文学家周必大(1126~1204年)曾跟崇福寺的和尚惟妙一起游览,并在他的《南归录》中进行了简要记录。

元朝的时候,郭巷东部的赭墩湖旁,又出现了一座“静春堂”,由当时的诗人袁易所建。这一园林中间是厅堂,四周是水池,池上堆砌假山,池内种植芰荷蒲苇,池边种植竹梅松桂、兰菊香草,屋外则左江(吴淞江)右湖(赭墩湖),禽类、鱼虾飞翔、游泳在烟波莽苍之间。

明清时期,郭巷集镇出现了施氏笃行堂私家园林。里面除上百间房屋外,还有花园,入口处有拱形洞门,门楼砖雕精细,上刻“竹苞松茂”四字。花园中长有粗大金银木樨各1株。楼厅天井植碗口粗贴梗海棠1株,在当时很少见,花开时节,常有城里人特意赶到笃行堂看花。

清代前中期,郭巷施氏韦自、共辰兄弟还在尹山湖滨建造了一处别业,叫“渔庄”,颇具园林之胜——四周水阔天空,眼前只见风帆出没、沙鸟飞翔,被著名诗人沈德潜称为“水村绝胜地”。

清代中后期,在郭巷东南面的渡桥村,又出现了一座园林——适园,由袁易的后代、风俗诗人袁学澜建造。先是道光癸卯年(1843年),袁学澜买下东隔壁人家的房子,那房子破败简陋,低洼狭小,住着不舒服,于是他召集工匠,购买建材,将这里改建成一个花园,里面莳花叠石,居中是一座考究的厅堂,称“静春别墅”,冬暖夏凉。厅堂的东西两侧有望春阁和蘋香阁,登阁远望,只见波光镜天,人烟匝里,遥村远树,贾帆渔网,都历历在目。阁前有漱芳亭,笼罩在树荫下,下面还有水流清澈的池塘,可以坐在亭子里观赏游鱼。此外,这里还有呒是非斋、云廊香径、月台、杏花春雨楼等建筑。受战乱、子孙外迁或败家等因素影响,如今这些园林都已不复存在,只有笃行堂还剩下一座偏厅和几块假山石。

当年祠堂谁人知 郭巷境内曾聚居着众多名门望族,留下了不少知名人士的脚印,因此历史上曾兴建过多座祠堂,其中著名的有澹台子祠、顾元公祠、袁公祠(两座)、施氏宗祠等。

澹台子祠原先在尹山土山顶上。根据民国《吴县志》记载,这座祠堂祭祀先贤澹台灭明。宋南渡后,大儒尹和靖在这里读书,后来就袝祀尹和靖。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下令让明朝姚安太守施悌配享澹台子祠。1860年,太平天国战争的战火烧到苏州,该祠被毁,同治年间移建到郭巷集镇港南,由施氏后裔主祭,抗战前被拆除,石坊毁于上世纪60年代。

顾元公祠在郭巷集镇北面的塘南村、黄天荡东侧,祭祀晋散骑常侍、西晋末年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首脑顾荣(谥“元公”)。该祠始建无考,元代书法家、文学家周伯琦撰有《顾元公祠碑》。祠堂北面有顾荣墓,因地形如凤,被称为凤凰岭。祠堂南面以前有2个土墩,植有梧桐,被称为双梧墩。

袁公祠一在赭墩,祭祀从河南迁来的宋朝宋京西提刑袁珦。袁珦五世孙、苏州府学教授袁泰(字仲长)重修,改名“福源庵”,并请元朝文学家干文传作《重修福源庵记》。

另一座袁公祠在尹山(这个尹山指尹山镇,解放后降级为村),祀明初遂安知县袁政(字文理,属苏州另一支袁氏——吴门袁氏,该支袁氏祖籍也为河南)。正德年间玄孙袁昂重葺,刘茶坡作记,内中记述袁政家世、政绩,可惜这篇记目前还没找到。后来祠堂日益颓圮,经五世从孙榆重修,堂宇廊庑焕然一新。明末文学家俞琬纶有《重修袁公祠记》。再度废弃时间无考。

施氏宗祠位于郭巷集镇港南,清朝同治年间建,与澹台子祠实为一体。

百年之前“环保桥” 环保是如今的热门话题之一。在郭巷集镇上,有一座石拱桥——泰安桥,130多年前所刻桥联就提出了环保理念,堪称“百年之前环保桥”。

泰安桥位于郭巷老街西首,南北走向,北连老街,南接苏家弄。当地老人相传,这座桥早先为一侧有栏的三节型木桥,清朝光绪二年(1876年)里人捐资重建成花岗石单孔拱桥,全长16.75米,拱券高4.25米,跨径5.80米。桥两侧有桥耳4对,桥边栏板齐整。拱券采用“分节并列砌置法”,南堍西侧嵌有《重建泰安桥碑记》青石刻碑,桥面中心方石刻有佛教“轮回”图案。

泰安桥东、西柱石各镌桥联一副,为当地一施姓文人所书。其中西侧桥联的内容为:“物阜民康授之以泰,山青水秀静而能安”。这副对联指出,只有物质富裕,人民健康,社会才能繁荣昌盛;只有山清水秀,环境幽雅,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这一桥联虽系解释桥名之用,却给后人留下注意环保问题的深远启示。1997年7月28日,这座桥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郭巷境内还有多座保留至今但尚未列入文保单位的古桥,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东方大道南环桥市场附近的大浮桥(旧称大牛桥,讹作大年桥),为花岗石三截梁式桥,长32米,宽2.4米。该桥所在处早先设渡口,后建多节形木桥,现存桥梁为民国三年(1914年)募资重建,由当地乡绅钱鼎(梓楚)负责,两年后落成,至今已近百年,桥东、西两侧各有桥联一副。该桥保存完好,只是近年略作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