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苏博书画展缘何 摘“十大精品”奖?
作者: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点击数 83  更新时间:2014-5-22 9:27:38  文章录入:zhuning

纵观十一届“十大精品”评选活动,最终获奖项目多为器物展和基本陈列,作为书画展的苏博文徵明特展,缘何能从众多博物馆展览中脱颖而出,成功摘下“十大精品”奖?

苏博馆长陈瑞近一语中的:主要是苏博推出了“项目负责制”的大型展览运作模式,使得整个团队高效运转,展览工作实现了选题定位准、展品质量高、设计细节多、配套服务优、社会反响好的目标,最终赢得评委会认可。

选题准:契合苏州精神、苏博使命

作为苏州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继承、传播、弘扬苏州文化,培养公众文化艺术素养”是苏州博物馆的使命之一。

在如何更好行使使命方面,苏博项目组科学分析:北宋名臣范仲淹创办府学,苏州从此实现了尚武到崇文的转变,明代成为“天下第一画派”吴门画派的发源地,“明四家”沈周、文徴明、唐寅、仇英全部出自苏州地区。此外,随着农业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苏州城市生活日趋繁华,文化出现大发展大繁荣,各地文人、画家纷纷来苏,使苏州成为人文渊薮之地。

有鉴于此,2009年,苏州博物馆开始酝酿、策划一个能彰显苏州文化特色的系列展览——“吴门画派”四大家系列学术展览。作为该展览第二期的文徵明特展,既展示着苏州的文化特色,又与苏州精神中的“崇文睿智”和苏州博物馆的使命契合。可以说,没有哪座城市比苏州更适合举办文徵明特展。

展品佳:74件海内外珍藏汇一堂

出于让观众与更多文徵明真迹“零距离”的考虑,文徵明特展不囿于苏博自身藏品。与此同时,策展人员还充分考虑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对画作的领悟能力,以及个性化的喜好,尽量挑选不同形式的作品,丰富展览内容。为此,项目组通过一系列工作,向一批境内收藏机构提出了借展请求,并首次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馆、檀香山艺术博物馆等境外机构协商借展,让特展荟萃了22家文博机构珍藏的文徵明各时期代表作74件,质量之高不要说苏州前所未有,就是全国也难得一见。

筹备展览时,苏博还对相关展厅进行了全面改造,在保留原有形式的前提下,对开启方式、安保系统、灯光系统进行了优化与升级。考虑到书画对光照的敏感,展柜内运用了德国欧科(ERCO)自动感应照明系统,既隔离紫外线,降低光照度,又达到了较好的展陈效果。

设计细:简约淡雅营造文人审美意趣

文徵明特展以苏博新馆二楼“吴门书画”厅和地下临展厅为主要展示区域,设计上可谓细致入微。

展览的形式设计创意来源于文徵明的画作《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力图营造一个具有明代文人审美意趣的展示空间。展厅设计中选取画中的书斋窗棂式样作为展厅主要墙面、过道的装饰元素,配合现代光电技术烘托气氛,使展厅既保持了自然古朴的风貌,又具有现代的视觉设计效果。

展线安排上,项目组在博物馆门口设置了指示标志,引导观众进入展区。一二层观景平台画像的设置,一方面起到了明确的指示作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烘托了展览气氛。

展室设计上,设计人员首先确定展柜内软包采用质地轻柔、富有特殊光泽的米色泰丝,展柜外部采用原木色,与软包色彩协调一致,更好地衬托了文物。说明牌采用比以往更大的尺寸,让观众能更清晰地看到说明文字。

服务优:多渠道引领观众走进特展

尽管是免费展出,但文徵明特展中,苏博的服务项目、服务水准不但没有减少和下降,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升。

其中,资讯信息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密集发布;到馆和馆外的观众,还能通过微博、APP等新媒体,动态观看展品、查看相关介绍;专门采购的两台32吋触摸屏,不但展现特展展品的全部内容,而且清晰度高,让人看了觉得比看原作还要清楚;25名志愿者忙不停地为到馆观众详细讲解。调查表明,36%的观众得到了这一服务,这在全国的特展中十分少见。

为让观众在参观之余获得更深刻的体验,项目组还首次在地下临展厅中开辟教育活动室,开展互动活动。

评价高:95%观众都点赞

苏博人说,一个好的展览,应该能与观众对话、交流。特展选择“文徵明”这个主题,既能通过物质文化传承苏州文脉,又可以通过展品信息让观众欣赏、了解明代苏州的方方面面,这正是苏博人的责任和使命所在。

对专业人员而言,文徵明特展同样属于精彩一页。配合特展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文徵明创作风格、思想特点和“吴门画派”出现的时代背景等问题。一些新史料和新材料的发现和整理,使文徵明形象更丰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四个数据见证了不同观众对苏博和文徵明特展的肯定:虽然特展时间并非旺季,却吸引了30余万观众参观,文化产品销售额超过100万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调查表明,观众对这一展览的满意率达到了95%,60%的观众甚至认为,这一展览即使收门票也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