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核雕 苏州核雕 包衣观音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最新动态 >> 浏览文章

演绎鱼米之乡的文化内涵

2013-7-12 14:03:26 中国江苏网 徐伟荣 【字体: 人气: 我要评论
我要分享:

保住了“四个百万亩”,也就堪称保住了吴地文化的根基和鱼米之乡的文脉。从文化价值的高度来认识,保住这“四个百万亩”还仅仅只是个起步。当前亟须研究和谋划的是,如何在“四个百万亩”的物质基础之上,积极演绎和弘扬鱼米之乡的丰富文化内涵。

苏州人是浪漫的也是务实的,苏州人敢于织梦也善于圆梦。改革开放以来,“致富梦”、“造镇梦”、“进城梦”等等都相继成了现实。今年4月,苏州发布并即时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揭开了苏州人圆梦历程的新篇章,引起了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单是其中一项“四个百万亩”工程,把原先尚停留在规划上的苏州现代农业发展蓝图逐一落到了实处,就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功德。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一个繁体的“蘇”字就是最好的演绎。但所谓沧桑变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片农田鱼池被水泥森林所吞噬,按照上世纪末的速度,苏州的鱼米之乡最终将只剩下一个文化记忆也并非没有可能。在此情势之下,下决心为子孙后代保留100万亩农田,还有林地、鱼池等等,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乃至生态价值见仁见智自不待言,而我所看重的则是其无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保住了这“四个百万亩”,也就堪称保住了吴地文化的根基和鱼米之乡的文脉。据说,世界上有关文化的定义有200多种,大多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内涵的演绎和阐释。其中,古拉丁语中“文化”一词的原意则是“对土地的耕耘”,亦即是源自于农业的劳作,这可能是对文化最古老的也是最独到的定义。想想也是,农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产业,亦称“母体产业”,其他各行各业都是从农业这个母体中孕育和衍生而来,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历史和文化”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演进虽有关联却又并非同步,中国的农耕文明延续了3000 多年,而西方则只有1000年,还有2000年他们之中大多继续滞留在游牧部落的时代。时至今日,西方人仍然以肉食为主并热衷于种植草坪———游牧时代草原的缩影,东方人则始终以素食为主且留恋着鳜鱼肥稻花香———农耕时代文化的记忆。这可能就是东方文明有着深厚积淀和神秘魅力的根源所在,当然,也可能是近代以来工业文明起步较迟的原因之一。

我国的农业区划分为两个大的区域,北方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南方农业则以水田作物为主。上世纪70年代国家就曾经分别召开过北方农业会议和南方农业会议。苏州虽然属于南方农业区,但当时“三麦学塘桥”、“水稻学龙桥”,两大农业区的先进典型居然都出在苏州。由此可见,苏州之所以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决非幸致。据对太湖三山岛、唯亭草鞋山和张家港东山等地的历史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苏州的先民至少在60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水稻的人工栽培技术,史学界因此而有“东方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之说。日本农学界将草鞋山视为水稻种植的发源地,并曾屡屡前来顶礼膜拜;苏州的茶叶和丝绸,更是蜚声国内外以至于一度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正因为如此,我们决不能把鱼米之乡仅仅视为局限于物质形态的出产鱼和米的一方水土,而事实上经过数千年的风霜雨露,早已演化和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品牌,并且深深地浸润和渗透到了苏州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进而成就了东方文明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吴地文化。

其实,古拉丁语中关于文化是“对土地的耕耘”的定义,还有着更为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在今人眼中,耕耘这一行为的本身根本就谈不上文化,但耕耘的过程和结果却确确实实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古人所谓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农技农艺、农事农谚、民风民俗、喜庆祭祀、饮食起居等等,都是地地道道的文化,并构成了区域文化的基本框架。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农村独特的区域制度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质的耕作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又反过来影响和强化了区域文化的特性,如精致、包容、刚柔相济、圆融和合等等,这应该都是东方文明的瑰宝、吴地文化的精华。

鱼米之乡是农耕文明时代人们普遍向往的人间乐土。所谓人杰地灵,其实应该是地杰而后人灵,良禽择木而栖,人类更懂得择地而居。自泰伯仲雍奔吴起始,苏州吸引并养育了多少智者贤人。且不说历代出了多少状元进士,当代出了多少院士专家,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无出其右。更有“相土尝水”的伍子胥、世称兵圣的孙武子、“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以及各擅所长独领风骚的沈括、蒯祥、唐寅等等。无论文武、雅俗,土著抑或客居,文化的精英层又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鱼米之乡的文化内涵。目前被列入各级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如苏州古城、古镇、古典园林、昆曲、评弹、吴歌、刺绣、玉雕,等等,又有哪一项不是植根于鱼米之乡、并在鱼米之乡的滋润和孕育之下形成的?

综上所述,规划和落实“四个百万亩”工程,对于保住吴地文化的根基和鱼米之乡的文脉,确实是功德无量的千秋伟业。但正是从文化价值的高度来认识,保住这“四个百万亩”还仅仅只是个起步。当前我们亟须研究和谋划的是,如何在“四个百万亩”的物质基础之上,积极演绎和弘扬鱼米之乡的丰富文化内涵。譬如,将现有众多的各类专业博物馆以鱼米之乡的文化内核进行整合和提升,探索“场馆一体”的模式,在三山岛、草鞋山和东山等文化遗址以及吴江西南部蚕桑传统产地等择地兴建大型的稻作文化博物馆、蚕桑文化博物馆等,以期达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效果,以区域文化为主线,经天纬地编织生态文明时代的“苏州梦”、“太湖梦”。 (作者系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江南研究院院长)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