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核雕 苏州核雕 包衣观音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最新动态 >> 浏览文章

新桃花坞年画“新”在哪里 创新是否就是内容新?

2015-3-3 11:27:51 姑苏晚报 佚名 【字体: 人气: 我要评论
我要分享:

过年家家户户贴年画,是中国一个老传统。时至今日,尽管年画还在,传统却早已淡去。人们要欣赏年画,则要走进博物馆、展览馆,去探寻那逝去的年味风俗。在泰伯庙举办的“家在苏州·德善之城”苏州桃花坞年画主题创作活动——“新桃花坞年画观摩展”即将落下帷幕,进入刻版、印刷再创作阶段,展览也引发了新的关注。“新桃花坞年画”新在哪儿?是桃花坞年画的“升级版”还是现代绘画创作的噱头?年画走进新时代也能走进千家万户吗?

本报记者 张丫

年画印象:“红红绿绿、花团锦簇”

桃花坞木刻(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一起,被称为中国传统概念中三大最著名的民间年画。国内外享有声誉,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对日本“浮世绘”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即便有如此盛名,许多现代年轻人对桃花坞年画的概念依然是模糊的。从事出版行业的朱女士对年画的印象就是,“红红绿绿、花团锦簇”。不完全,却是年画带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1941年出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画家张晓飞这样诠释它:“桃花坞木刻(版)年画有它自己独有的元素,从线条、色彩、构图、主题几大方面可以看出,年画色彩要鲜艳、构图要丰满、主题要喜气洋洋,单线条、装饰性强。”张晓飞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从事桃花坞年画的实践,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了许多作品,在全国年画展上屡获奖项,也见证了苏州桃花坞年画近几十年的发展。他说,年画流行于民间,为老百姓所喜爱,不会是很雅的,艳丽的色彩、欢天喜地的场景不正是为了烘托过年的气氛吗?

对于桃花坞年画的理解,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顾志军显然是别拘一格的。“桃花坞年画的叫法,实际上束缚了它的发展,桃花坞年画就是苏州传统版画。它的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它没有失传、没有灭绝,只是顺着时代的发展走向了另一种表现形式。”顾志军认为,在苏州传统版画从起源到现在的漫漫长河中,桃花坞年画只是其中的一段历史、一种表现形式。“称为年画,其实是束缚了这种艺术的发展。”他说,版画的发展和桃花坞木刻年画其实是脉落一致的,年画为当时的社会所需要,盛行一时。但现如今再称为年画,就是将这种艺术绑在一种概念里,难以开拓创作者的思维,年画的需求群体和生存土壤已经不存在了,新时代的审美观和欣赏习惯需要它有另一种发展。顾志军在“新桃花坞年画观摩展”上展出了创作团队的多幅作品,《常回家看看》、《家和万事兴》等等,表达了自己对“新桃花坞年画”的洞见。

新年画,新在哪里?

对于“新桃花坞年画”,闻其新也要知其旧。苏州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戴云亮,也是这次“新桃花坞年画观摩展”主办方工作人员之一,为此他专门发表文章诠释“新桃花坞年画”这一概念。“首先,新事物一定跟旧的有联系。‘新年画’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传承下来,跟苏州生活紧密结合。”戴云亮说,过年的年画,尤其是明清时期盛行一时的,无不与当时的社会、民俗、生活紧紧相联系,如今再创作,自然不能再把老一套搬出来,而是要创作新时期的新时代,就是当下的生活状态。“新年画的新,其一就在于内容新。接下来是题材新、形象新。”戴云亮说,民间传统美术的生命在于契合大众审美情趣,随着人们传统文化意识的回归,开始重新认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采用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形式表达,传播当下的价值观,新桃花坞年画创作活动就是这样的例子。

内容上的新,一目了然。在泰伯庙书道馆展览现场,记者看到几十幅新作陈列其中。作品创作有团队的,像顾志军工作室、王雨中工作室、张天星工作室、苏州版画院、桃花坞年画社都有参与;也有个人作品,姚苏、李涵、冯湘斌、吴晓等多位画家。70多幅作品中,顾志军工作室有《常回家看看》、《家和万事兴》、《和谐》等创作,反映的是当下的生活和观念,顾志军介绍说,《常回家看看》画的是门里的一位老人,希望出门在外的子女能够抽时间多陪陪父母;《和谐》画的是媳妇在给婆婆梳头,希望小家和美国家才能和谐……许多诸如此类的创作,用新的内容诠释着新时期的观念。

创新是否就是内容新?

在书道馆,面对空无一人的展厅,画家的新作显得颇为寂寞。在展览开幕期间,专门针对新桃花坞年画召开的研讨会也同时举行,参与研讨的张晓飞曾婉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同内容新、题材新、形式新的“三新作品”,但是新桃花坞年画不应该脱离桃花坞年画的几大元素,或者说,只有在具备了桃花坞年画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创新,才是“新桃花坞年画”,否则就是其他的画种了。

张晓飞说,创新并不是当代才提倡的,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创新就开始了,半个多世纪一直在创新。但为什么没有发展?张晓飞认为,桃花坞年画在发展中最欠缺的地方就是对老的、旧的东西宣传的太多,“好像一提到桃花坞就是‘一团和气’、就是门神、就是‘麒麟送子’,对新作品并没有很好地宣传与发扬。”张晓飞说,他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进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上世纪八十年代和同事们一直在创新、创作,同时期创作的《水乡元宵》获全国年画展览一等奖、《比绣艺》获三等奖,当时创作的《水乡四季图》获全国年画展二等奖。就像2014年春节期间,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全国木刻年联展,做了一本台历,在全国范围甄选了一些年画作品,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

武强年画等一系列作品入选,上述地方的年画选的都是旧作、传统的老作品,只有桃花坞年画选的是新作品,也就是他创作的《水乡四季图》中的《太湖金秋》和《水乡灯节》。“入选台历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一个朋友看到后告诉我的。其实苏州桃花坞创新作品在全国是有认可度的,但在宣传上有些‘厚古薄今’,并非只是因为我的作品入选我才这么说。”张晓飞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拯救桃花坞年画,大家创新创作了一些作品,但提起桃花坞年画,推出去的依然是“老一套”。

“新年画”的发展需要更多支持

记者问张晓飞,如今苏州现有的从事桃花坞年画的有多少?“专门刻版加上专门印刷,再加上又创作画稿的,应该有10多个人。”专门从事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年轻人有多少?“据我了解,好像没有。”张晓飞说,“如今全国年画展也少了,大约在2000年左右,第六届全国年画展结束,至今没有再举办过。”年轻人不愿意做,年纪大的技术有限,要想创新发展,还需要更多支持。“就像昆曲,如果单靠演出卖票,真的能养活表演者吗?但他们是艺术家,在传承传统艺术,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要考量的是社会效益。桃花坞木刻年画也是一样的,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适当政策倾斜,不仅让社会来关注这项传统民间艺术,更鼓励年轻人去学习、传承、创作。”

张晓飞说,过去年画是商品,新时代年画应该是艺术品,未来发展应当走高端路线,数量上控制、质量上精作。

顾志军对年画的理解颇为不同。他认为年画应该是苏州传统版画,年画的称法有失全面,版画就是桃花坞年画的发展方向。他是苏州传统版画的研究者,也是实践者、经营者,在他的工作室里,不仅有年长者,也不乏1988年出生的年轻人,从高校版画专业毕业,热爱着版画事业。“版画很辛苦,但有人喜欢,你不用担心它会消亡,如果他失去生存土壤消亡了,一定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尽管对桃花坞年画的看法多有不同,

但他的一部分版画创作中极大地发扬了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教育功能,他为市民手册创作了多幅作品,《诚信姑苏 践行履诺 言行合一》、《恭让姑苏 礼貌出门 律己遵规》等等,“这就如年画中的‘24孝’,这是新24孝,不会那么直接,却能引发人们思考。版画是一种哲学语言,我觉得新时期的版画也好、桃花坞年画也好,应该更有个性,更有艺术性,作品内涵要更加提升。传承的是精神,传承大众需求的东西,传承文化内涵。形式可以多样,精神核心不变才是真正的传承。”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