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苏州核雕 包衣观音 核雕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 名家荟萃
  • 鉴赏把玩
  • 核雕文化
  • 最新动态
  • 工艺文玩
  •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工艺文玩 >> 浏览文章

    光福四大雕刻,展现太湖深厚文化底蕴(2)

    2011-11-28 15:15:22 城市商报 佚名 【字体: 人气:

    四大雕刻越雕越美

    吴中区光福镇地处苏州西部太湖之滨,工艺雕刻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以玉雕、红木雕、核雕、佛雕为主要特色的“四大雕刻”。近年来,学雕刻,做雕刻,成为了当地很多人的致富之路。如今四大雕刻全面开花,均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不仅名家辈出,而且后继有人;不仅继承传统,而且创新发展。有意思的是,这几个雕刻产业,都算得上市场上最为吃香的工艺门类;冲着这些雕刻门类直奔光福的国内外收藏爱好者,可谓络绎不绝。

    玉雕

    玉雕古称琢玉。光福玉雕作为苏州玉雕的一个分支,与“苏作工”同为一脉。宋、元时,光福即生产玉器。明、清时,玉雕业十分发达,且不乏名家高手。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发生变化,玉雕业凋零。解放后,玉雕业慢慢得以恢复。1976年,光福迂里、山墩、浩度等大队先后创办玉器厂,生产戒指、戒面、挂件等首饰。进入80年代,玉器生产得到较大规模发展,产品数量成倍增长,品种也有增加,除了生产首饰及小摆件外,还有玉碗、玉筷等餐具和香炉等大件。各式玉器、翡翠、玛瑙等工艺品,每年都送广交会展销,并销往全国各地,国外还远销至日本以及东南亚、欧美各国,博得了国际市场的信誉。

    至90年代,光福的玉器生产进入高潮。为大力发展玉器生产,为玉器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光福镇政府在光福新区开辟建设“工艺街”,其后全镇玉器雕刻厂陆续迁入工艺街及附近,形成玉器一条街,玉器生产形成规模。 2000年,全镇从事玉器生产艺人逾千人,全镇玉石雕刻产值达1600万元。2010年,光福玉雕从业人员3808人,全年产值超3亿元,销售达2.82亿元。

    红木雕

    明代,“苏式”家具和小件摆设生产十分兴盛,有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因材料以红木为主,故称红木作。作铺内又有木工、雕刻、油漆等专业分工。

    光福红木雕刻继承了中国明清苏州制造工艺的技艺,运用传统的卯榫结构,制造出劲挺柔婉、清新典雅、古朴凝重的苏式明清红木、紫檀家具及工艺小品。截至去年年底,全镇从业人员超过1200人。 2010年,红木雕产值超过3.5亿,销售额超过2.6亿。

    橄榄核雕

    核雕技艺是以广东一带的 “乌榄”果核为材料,进行雕刻创作。苏州核雕工艺精巧,造型活泼,线条明晰,风格细腻,集中反映了苏州工艺雕刻“精、细、雅”的神奇魅力,是我国微雕杰出代表。

    光福核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如今,光福镇从事核雕产业的人数为299人,年产值1260万元,销售收入1105万元。不少核雕大师,成为了业界声名赫赫的名家大家,其中如光福核雕第三代传人中的佼佼者陈素英,学艺从事象牙、橄榄核等雕刻已有30余年,擅长橄榄核透雕系列核舟、山水、亭台楼阁及圆雕人物,经长期探索、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雕艺术风格,创立刀工隽秀、线条流畅、精细入微、作风写实的“陈派”。她的核雕作品 《东坡38人游舟》200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核雕作品《山水楼阁图》荣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佛像雕刻

    苏州佛雕久负盛名,相传技艺得传于唐朝塑圣杨惠之。明清时,城内道堂巷有许多前店后坊的神佛店肆,承接江南各地寺院的神佛造像,还生产家供的各类小佛和菩萨像,时称“苏帮”,与安徽帮、宁波帮、南京帮并称四大流派。

    改革开放以来,冲山工艺雕刻师创作的佛教佛像,道教神像及外国神像远销普陀山、峨嵋山、五台山、九华山等四大佛教圣地及全国各地大小寺庙和日本、东南亚各国、美国等世界各地,如上海龙华寺的千手观音(国家级文物)、日本的太阳神(大圣金刚)、泰国的关公等。现光福佛雕从业人员将近400人,2010年产值和销售额均超过1亿元。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