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 精细管理(2)
狮子林燕誉堂
特色夜花园尽展传统文化魅力
讲述人:陈志岚(网师园管理处主任)
网师园“小园极则”的美,前人讲得很多了。张大千爱它的独步千古,爱它的无限画意,陈从周说它是“以少胜多”的典范。其实,网师园历史上还有一些意义重大的事情。比如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以殿春簃为蓝本设计的“明轩”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落户,以实物、实景宣传中国的古代文化艺术。再如,1994年,苏州市政府与新加坡代表团在网师园的小姐楼上举行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正式谈判,时任市长评价说:“网师园为工业园区作出了贡献”。今天来看,不论机缘巧合,总是网师园深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它后来的各种奇遇。
这是我们园林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网师园在苏州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我们的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需要提升到这个高度,核心工作是保护网师园的历史文化,日常的重要工作是安全问题,日常的重要任务是适度利用。这几年我们通过挖掘网师园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厅堂陈设布置、植物养护、水质处理和夜花园管理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网师园总体布局分为东宅、西园两个部分。东宅部分,是一组纵深四进的厅堂庭院建筑,遵循旧时礼制,布局严谨规整,前堂是举行各种礼仪活动的场所,后楼为园主生活起居的区域。每进厅堂都有门或廊通往西园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宅与园联结最为紧密的一处。因此,在厅堂的家具陈设布置工作中,我们通过对不同时期网师园家具陈设进行研究,逐步恢复近代园主的生活场景,逐步修复和恢复特殊形制的家具款式,并在日常管理中改善对家具陈设的保养水平。
网师园的植物,是构成网师园无限画意的重要内容。因此,针对植物的修剪,对园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苏州园林中最古老的树木也在网师园中,那是一棵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圆柏,所以古树名木的复壮工作也是很重要的。至于水质的处理,网师园的水都是死水,如何保持水质一直是个问题。这几年来我们与相关高校开展合作,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处理,种植水生植物、放养鱼类等,水质已经达到了景观水的标准。
很多市民对网师园的夜花园很关心,也希望夜游项目能够持续下去。我们将会继续提升夜花园的品质,通过夜花园的形式,将苏州的传统文化乃至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展示出来。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鉴赏把玩
- 核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