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苏州核雕 包衣观音 核雕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 名家荟萃
  • 鉴赏把玩
  • 核雕文化
  • 最新动态
  • 工艺文玩
  •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最新动态 >> 浏览文章

    苏州:光福12位雕刻师成非遗传承人 打造产业品牌

    2012-4-22 21:33:15 城市商报 佚名 【字体: 人气:

    苏作红木雕刻

    苏州市吴中区日前公布了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光福镇11位工艺雕刻师榜上有名。至此,光福镇共有12位工艺雕刻非遗项目传承人,他们将为光福镇四大雕刻的工艺技术传承培养后继人才。光福镇也将借助这些大师,打造出一批工艺雕刻的精品品牌。

    非遗传承人已有12位

    据了解,参加申报吴中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40个项目71人,最终21个项目共40人通过评审。光福镇入选人数占全区总数的四分之一,这充分显示光福镇作为“中国工艺雕刻之乡”的强劲实力。

    由于工艺雕刻技艺的学习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技艺传承的成本相对较大,而经济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久。这就造成工艺雕刻后继人才的相对匮乏,不仅在工艺雕刻产业人才的总体数量上相对偏少,而且在知识层次和年龄结构上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制约光福工艺雕刻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目前,光福镇已经有12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其中省级传承人1位。这次入选的11位光福工艺雕刻师是光福核雕、光福玉雕、光福苏作红木雕刻技艺、光福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和光福冲山佛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杰出代表。他们以后在传承光福的传统工艺雕刻技艺上将得到政府在政策、经济上的扶持,同时他们也将竭尽所能培养工艺雕刻人才。

    十个人就有一个做雕刻

    光福是近代玉雕、核雕、红木雕、佛雕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去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光福全镇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靠一把雕刀吃饭,各级各类工艺美术师148人,其中高级工艺美术师11人,工艺美术师32人。老、中、青三代雕刻艺人共同支撑光福四大雕刻产业,2010年年销售收入超过6个亿,人均收入超3万元。从原材料,到加工,到雕刻、到销售,包括雕刻工具制作等,光福四大雕刻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光福镇农民的支柱产业。

    四大雕刻带来了经济利益,增加了百姓收入,提高了光福的知名度,已成为光福的一张文化名片,“中国工艺雕刻之乡”享誉世界。目前,光福形成了以迂里村、府巷村、邓尉村、东崦湖社区为中心的玉石雕刻;以福利村、邓尉村、香雪村为中心的红木雕刻;以冲山村为中心的佛像雕刻及东崦湖社区、邓尉村、冲山村、府巷村等核雕工艺生产基地。光福核雕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光福玉雕、光福红木雕刻、光福佛雕等都已被列入苏州市及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雕刻的内容题材上,光福人也在不断创新。比如光福核雕,制作题材更加丰富,传统是以罗汉、花鸟、走兽居多,而现如今则是增加了许多现代美术元素,还出现了像奥运、世博等主题的作品;光福的不少玉雕从业者不再专注仿古,而是针对客户需要调整产品设计。很多人已经很具有精品意识,在苏州最重要的玉雕赛事———子冈杯玉雕比赛中获奖的越来越多。

    打造工艺雕刻产业品牌

    随着苏州市“走进太湖时代”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光福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镇区功能日趋齐全,这为工艺雕刻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光福镇也不断加大投入,为工艺雕刻产业搭建平台。光福镇玉雕行业协会的成立、光福镇工艺街及光福冲山佛雕街的形成、工艺界航母———中国工艺文化城一期业主的入驻、苏州第一个“中国工艺雕刻之乡”的申报,标志着光福镇四大雕刻已经扬帆起航。

    “光福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利用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福镇党委书记丁晓娟对记者说,只有做大做强工艺雕刻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经营水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发挥出光福的优势和特色。下一步,光福对工艺雕刻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载体建设等方面将做合理规划,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在现有一批社会知名度高、工艺技术精、创意创新能力强的工艺大师或字号中,着力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活动,塑造光福工艺雕刻产业的品牌。同时充分发挥中国工艺文化城等项目平台,助推特色工艺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重点抓好中国工艺文化城项目建设,今年全面完成中国工艺第一街及大师工坊建设并开业,建设工艺品会展中心、星级酒店工程。在人才建设方面,光福镇将建立专门的工艺雕刻技术产业人才数据库,并通过举办专业竞赛、与高校合作等方式,促进创意人才的集聚。 (张鹏)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