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苏州核雕 核雕 包衣观音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最新动态 >> 浏览文章

苏州核雕凭啥最值钱(2)

2011-9-6 12:53:26 姑苏晚报 佚名 【字体: 人气: 我要评论
我要分享:

传承中的创新不是制造是创造

 与许多传统工艺相比,苏州核雕一样需要技艺的传承。仅仅传承无法让核雕走得更远。民国时期殷根福创下的罗汉雕代表了一个时代,而现代人对于核雕的需求更为复杂多样,需求决定下,核雕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一开始是一些小摆设,小工艺品。迎合收藏的需求,一些人开始在图案、花样上动脑筋。后来手机普及后,挂坠开始流行了,村里的一些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在橄榄核上雕一些花鸟、佛像,并做成手机挂坠的式样,这种变化,很快得到了强烈反响,一时间订单大增。 ”苏州核雕行业协会秘书长高峰回忆,每次核雕艺人根据市场作出了一些变化,在他们尝到甜头后,他们的做法很快就能在村里得到推广。而这种创新氛围很快影响到了所有人,以至于核雕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也更加符合了市场的需求。

这种多样化的需求下,涌现出了一批富有创新意识的核雕人才。缪小明,苏州核雕中生代的领军人物。其风格是求新多变,雕刻的作品绝少有雷同。近年来,由于其对作品精雕细琢,产量极少,大部分作品为圈内人直接收藏,很少流入市场。在他家中,记者见到了大量工艺美术书籍以及人物绘本。“我不喜欢重复,好像每次要重复的话,会对不起自己一样。 ”这种创新意识在苏州核雕的中青代身上尤为明显。像李晓青、周春毅等近年来更是在作品题材上屡有创新。

开放下的融合包容才有活力

“我不是舟山村人,也不是苏州人。 ”在舟山村的一间工作室内,老家在泰兴的王筛俊正专注于手中的核雕。他之前从事过红木雕刻,但感受到了核雕越来越受市场追捧后,他毅然转行,并把家安在了舟山村。

 一开始,王筛俊在舟山村附近的一家红木家具厂,后受人影响,开始喜欢上苏州核雕。再后来,他干脆辞去了家具厂工作,在舟山村租了间房子,干起了核雕。

近两年,像王筛俊这样来舟山村做核雕、学核雕的人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规模也呈几何级地增长。“2010年4月行业协会成立的时候,会员有130多家。仅仅过了一年多,在舟山村从事相关产业的人就多达3000多人。 ”高峰说,一些东山、光福的核雕艺人也借势将工作室搬到了舟山村。“苏州核雕的基本技艺应该说是开放的,关键还在于后面的修行。 ”因为一开始是做木雕的,因此王筛俊做核雕上手很快。但做着做着他发现风格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苏州核雕要更为精细、更注重细节的表现。通过一些作品,王筛俊也不断揣摩,并结合自己的风格加以变化。

事实上,苏州核雕的崛起,和苏州历来深厚的民间工艺文化是无法割裂的。如今从事苏州核雕的人,有很多原先从事过木雕、玉雕。从这方面来讲,苏州核雕更像是苏州雕刻艺术的一条分支,但这条分支却汇聚了各家所长。

对于外来人员以及文化的涌入,苏州核雕带着一种开放的心态。而更为重要的,是开放下的这种融合。博采众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苏州核雕所展现出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气质。

诱惑中的坚守价值不可替代

尽管苏州核雕的市场价值逐渐攀升,但在这个市场中并非没有挑战。

据了解,核雕还有“南工”、“北工”之分,南工以苏州核雕为代表,又有“苏工”之说,而北工则以河北廊坊为代表。

虽然在藏友的印象中,素有北工粗糙简陋,南工精美细腻之说。而且廊坊的核雕产业起步也要远远晚于苏州,其文化传承、雕刻技艺、从业人数、生产规模也远远低于苏州,且其产品大多采用机器雕刻,属于低档机雕产品。由于运用机械切割打磨,核雕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与手雕作品无法比拟。然而其产量却不可小觑,而且价格十分低廉,因而廊坊的核雕产品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同样是罗汉核雕,廊坊的机雕手链售价仅有四五十元,批发价更为低廉。单从价值而言,似乎无法和苏州核雕相比。然而出自廊坊的机雕核雕更能迎合低端市场的需求,且在量上占据了一定优势。“曾经有一段时期,有过这样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手工作坊没有前途,人工成本高,又卖不出价钱,建议开始搞机器化的批量生产。 ”村里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这种争论持续了一段时间,也有少数人耐不住寂寞,开始到外地倒腾机雕工艺。“但时间是最好的证明,现在回过头来看,坚持手工作坊,是对的。不然就不是舟山核雕喽。 ”

手工制作不仅步骤繁琐,而且在核雕市场尚未兴盛之前,核雕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这种守望是有些痛苦的。据了解,即便是像罗汉头这样的常规作品,一个普通的核雕艺人一天也只能完成两三颗,但一个机雕厂内,一名工人就能做上五六串。而在十年前,两者的价格远没有现在这样悬殊,因此在当时引起的这番争论也属正常。

从现在来看,两者存在着天壤之别。大批量的机雕追求的是市场效益最大化以及实现效益的快速化。流水线作业下的核雕几乎长着同一张脸,而这种快餐化的产品仅仅能迎合短暂的市场潮流,但却缺乏永久的生命力。而精耕细作下的苏州核雕则体现出了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一刀一琢之间是雕刻者艺术思维的体现,不同的雕刻者又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格。可以说,每一名雕刻者都赋予了苏州核雕以不同的生命,这些作品也因此而生动起来。

但经历这样一段过程必然是痛苦而寂寞的,舟山村人还是用他们的坚守换来了今天的苏州核雕的兴盛。

苏州核雕行业协会秘书长、舟山村支书高峰这样总结:苏州核雕最为核心的因素,除了前人为其总结的“精细奇巧”四字外,更为重要的,是苏州核雕艺人不断求新求变的探索精神,以及对外来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心态。

启示之二:创新,始终是一种艺术得以长存的根本,在这一点上,苏州核雕既有传统技艺的传承,同时又没有因循守旧,尤其耻于重复。技艺的传承加上创新的激情,成为苏州核雕这一传统文化产业走上复兴之路的强大原动力。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